阅读是一件一旦开始便很难停下来的事,当你沉浸其中,会发现作者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会一个个的跃然纸上,为你展现出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故事。

前言

我是一个从骨子里喜欢中国古代史的人,但我也有着所有人都具有共性:懒!唯一读过的一本历史类课外书,也仅有小时候父亲收藏的一本《三国演义》。在读明朝那些事之前,我对明朝的了解也仅限于20年前人教版教科书中那微不足道的几小段话。除了那个鞋拔子脸的朱元璋画像以外,有印象的也就是郑和的七下西洋了。

已经读完了这个系列的前两部,而我的第一篇读书随笔却选择从第二部开始,相比起开国皇帝朱元璋而言,我更喜欢朱棣的故事。

好人是做不了皇帝的

家大业大之后,继承人的问题总是最容易引起争斗的,哪怕放在600多年以后的今天。

朱允炆登场

正常来说是轮不到朱允炆坐上皇位的,毕竟当时的太子是他老爹朱标,前面还有个哥哥朱雄英。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他爹即位后,他也会像他的叔叔们一样,封成藩王,找块地呆着玩去。似乎上天觉得这剧情太过简单了,所以正常的逻辑它就拐了个弯:好哥哥和好爹爹先后嘎了,皇太孙落到了他的头上。

至于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恐怕也只有朱允炆自知了。

少年天子

好在朱允炆这小子聪明好学,知书达理,而且极其孝顺,也深受朱元璋老爷子的喜爱。这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头在临走之前也尽可能的给孙子铺好了路:

  1. 制定了一系列的律法规定(搞好大方向)。
  2. 擅长进攻的开国武将几乎已经杀光了(提前清除不稳定因素)。
  3. 留下儿子们戍边,留了一批人给孙子组建班底(外敌有叔叔替侄子扛着,内政有文化人给出谋划策)。

而关于那次经典的谈话:“论叔叔们造反我怎么办?”三好学生也给出了朱元璋一个近乎标准的答案:

“首先用德来争取他们的心,然后用礼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再不行就削减他们的土地,下一步就是改封地,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有拔刀相向了”

老头很满意这个答案,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答案去做,后续应该也就没朱棣什么事儿了。

就如同好的小说总是需要不断设置冲突、高潮一样,平淡的剧情往往吸引不到读者的注意力,于是上天给这位少年天子打了一针兴奋剂。

好戏,开始了…

雷厉风行的削藩

这位五好青年愣是在刚即位的一年内,就通过削藩干翻了五六位叔叔们。关键是偏偏没有一个叔叔敢起兵造反,就连公认打仗最猛的宁王,也都接受了削藩的事实,可见藩王造反成功的几率是有多小。这点从后面朱棣跟朱允炆打了三年还在河北活动就能看出来。

书读得好,不代表事情能处理得好;能列出计划,不代表能够执行计划。

你说削藩这事都搞到天下尽知了,当时的燕王朱棣就差洗干净脖子被咔嚓了。愣是被这位天才的一系列骚操作把自己玩下台了:

  1. 朱棣勤见期间“行皇道入,登陛不拜”,群臣都建议就地诛杀(一句这是我叔叔,愣是给放虎归山)。
  2. 朱棣派三个儿子去祭拜,明明能按住当人质,可似乎是当好人当上瘾了,听了黄子澄的话又放了。
  3. 齐泰想当然的让张信去抓朱棣(张信投靠了朱棣)
  4. 换李景隆这个最大的奸细去当主帅不说,不管谁出征,一句不能伤害我的叔叔,亲自给朱棣穿上了防弹衣。(甭管啥武器,见了朱棣都会自动失效)

一步错,步步错。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个名流千古的皇帝不是双手沾满了鲜血,既当又立是成不了大事的。而事实也说明,好人是当不了皇帝的。当朱棣的军队破城而入,当眼前的宫殿燃起熊熊大火,透过火光,我想此时的朱允炆一定后悔没有学会他爷爷信奉一生的信条。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不服就干

你以为朱允炆死了么?嘿嘿,他————失踪啦!没错,就是失踪,也正是因为他的失踪,才有了后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网上也戏称朱允炆为明隐宗…

翻看了朱允炆的百度百科,发现了一些书中没有讲的事儿,也算是补充一些积极的评价吧:

朱允炆在位期间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裁减冗官冗员,改变祖父朱元璋的一些严厉政策 ,史称“建文新政”。

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自幼混迹于军伍之中的朱棣,自然而然的带着一种痞性,做事风格也很果断,这种气场是朱允炆这种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都无法比拟的。

拿破仑曾经说过:“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所以铁铉和方孝孺所遭受的酷刑,在我看来用成王败寇来解释更为贴切。毕竟,赌注早在建文帝登基时就下好了,不是吗?

虽然后世有很多人说朱棣残暴,但我仍然很喜欢他。你可以说他不是一个好人,但你绝不可能说他不是一个好皇帝

他在位的八千零六十二天里,没有一天是荒废的。

中华的瑰宝

细数朱棣一生的几个辉煌成就,那第一个一定是修书。虽然修书本身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正身,指使文官篡改了很多明初的历史,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皇位之正)。但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大老粗,能够下决心不惜耗费大量资源来修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百科全书,也确实展现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而这本书就是被誉为“世界第一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这本书有多牛逼呢?用一段书中原话来说明:

此书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各种书籍七八千种,共计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全部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

它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如果没有它,很多古代书籍,我们将永远也看不到了。

专门去搜了相关的百度百科,迄今为止,经过无能的满清、民国的战火、小日本的摧残,流传至今并被国家收集起来的仅400册。

天子守国门

而朱棣的第二个成就便是迁都。我们知道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掠夺一直是困扰各时代的重中之重。明朝也不例外,并且由于前面叔侄打架的,之前镇守北方的宁王和燕王一个被换了封地,一个当了皇帝。导致北方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蒙古部落经常过来打家劫舍。这让朱棣很不爽:既然老子惹出来的麻烦,那就老子去解决!天子给你们守国门,行了吧。

明代疆域图

于是迁都北平(北京),梳理河道的工程浩浩荡荡的开始了。而此时的朱棣也没闲着,总这么守着也不是回事儿,自己打仗牛逼不代表自己的后代打仗也牛逼,干脆给这群游牧民族干服了算了。然后,这位好战分子便开始数次的御驾亲征,灭鞑靼、干瓦剌。

永乐大帝朱棣就这样用武力为自己的国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此时《永乐大典》已经修成,边疆平安无事,周边四夷争相向明朝皇帝朝贡,大明帝国可谓风光无比。

而此时的明朝发明并使用的“要你命三板斧系统”,直到300年后,才被西方的那个矮子学会,用来征服欧洲那块弹丸之地。

明军的胜利绝不是侥幸,在他们辉煌战绩的背后,是对先进武器的研发、战术的科学分析和战斗过程的细节编排,是无数军事战术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的结晶。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有句话叫做:“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朱棣在攻破南京进入皇宫的时候,并没找到朱允炆。对于朱棣这个因靖难而登上皇位的皇帝来说,不知道朱允炆的生死,就意味着这小子将来有翻盘的可能,比较小自己二十岁。下西洋最初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有传闻朱允炆逃出海外了)。

而朱棣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的心腹郑和(优点如下)。也可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找到了正确的人,中国历史上最浩大也是最成功的一次航海之旅就此开始。

郑和下西洋

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拜访了许多国家。还成功开辟了新的航线,可以经过印度古里和溜山,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

而经郑和的努力,明朝也与西洋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带来了丰富的贸易品和援助品。

而这个在当时世界上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最强大的大明朝,却能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抢掠,是很不简单的。

最后的秘密

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最后的秘密

朱棣是幸运的,在那个远征班师回朝的夜晚,他终于等到了胡濙的归来,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不得而知。但根据推测,胡濙应该是找到了建文帝朱允炆,而经过胡濙转告给朱棣的话,也一定让他悬了十几年的心终于放下。半个月后,这位千古一帝,没有遗憾的离开了…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随心畅言

读完这本书第二部的时候,除了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外,还有一种源自心中的自豪感,就是那种帝国强盛,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最后送上书中我很喜欢的两句话: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从事着不同的职业,种地的农民,做生意的商人,修修补补的手艺人,他们都是这世上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却不安于从事这些职业,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读书。

不要做你不擅长的事。

引用

本文内容参考了以下书籍,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正版图书进行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第贰部 ——作者:当年明月

插图来源:BiliBi的up主:爱画漫画的江狮虎、百度图片